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健康促进工作评价

被引:21
作者
姜莹莹
董文兰
毛凡
张惺惺
刘敏
张勇
白雅敏
马吉祥
王临虹
董建群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慢性病; 示范区; 健康促进; 行为危险因素;
D O I
10.16386/j.cjpccd.issn.1004-6194.2014.02.001
中图分类号
R195 [卫生调查与统计];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阐述我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简称慢病示范区)健康促进工作的基本情况,对我国东、中、西部以及农村和城市地区慢病示范区健康促进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并评价人群健康知识知晓和行为危险因素现状。方法收集慢病示范区项目启动至今被命名为国家慢病示范区的2批次共计140个县(市或区)的慢病示范区工作报告、社区诊断报告及示范区工作相关政策和技术文件。通过数据采集问卷,对于示范区工作资料和数据进行文献分析和二手数据分析。结果 140个示范区中,有97.1%的示范区选择在电视台开设专栏,78.1%的示范区选择报刊,68.1%的示范区选择门户网站。示范区共计创建示范单位1 100家,示范食堂756家,示范餐厅676家,示范社区887家,每类示范创建的中位数均为5家。34.3%的示范区超过半数的成年人每日运动量达到6 000步以上,23.6%的示范区超过半数的居民知晓食物营养标签。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达到标准推荐摄入量(每人≤6g/d)的示范区占5.8%。9.7%的东部示范区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达标,高于中部(0%)和西部示范区(2.6%)。76.6%的示范区成年男性吸烟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示范区成年男性吸烟情况较城市示范区严重。结论我国慢病示范区的健康促进工作策略多元化、面向基层人群、广泛覆盖各种场所。今后,慢病示范区健康促进工作应重点加强农村、中部和西部地区示范区的工作,强调多部门合作机制,保障示范区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推广卫生适宜技术 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 [J].
刘晓波 ;
刘雁飞 ;
祁国明 .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04, (03) :4-6+35
[2]  
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M].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等编著.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