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诊信号的无监督聚类分析研究

被引:9
作者
冯冰
李绍滋
机构
[1] 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脉诊; 机器学习; 无监督学习; 聚类分析; 双树复小波变换; 中医客观化; 梅尔倒谱系数; 模糊C均值聚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181 [自动推理、机器学习]; TP311.13 [];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1201 ;
摘要
随着中医客观化工作的推进,脉诊技术也越来越走向客观化和仪器化。然而,如何对仪器所检测和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解读,却还是回到了原来脉诊诊断主观化的问题上。因为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依赖于对大量的脉诊数据进行标注。但是在临床诊断和教学中,医生与医生之间对于脉象的体会不同,会导致他们对病人脉象的区分标注不同。在对比了多种特征提取方法和聚类方案之后,提出了一个较好的无监督脉诊客观化方法,在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以梅尔倒谱系数(MFCC)进行特征提取,在中医专家对数据进行标注之前,先根据信号的特征,使用Fuzzy c-means(FCM)聚类算法进行粗线条的分类,使得在此基础之上,可以开展进一步的细化分类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取得较好的分类效果,为中医脉诊提供了进一步客观化的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64 / 57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面向脉诊的脉搏信号与血流信号分类研究.[D].张冬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08
[2]   中医脉诊客观化发展探析 [J].
洪光 ;
高丹 .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6, 38 (10) :869-871
[3]  
一种基于时变自回归模型的抗运动干扰心率提取算法.[J].王群;李敏;庞枫骞;刘志文;.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6, 01
[4]   融合语音和脉搏的多模态情感识别研究 [J].
周红标 .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15, 32 (06) :5-9
[5]   模糊C均值算法的聚类有效性评价 [J].
朴尚哲 ;
超木日力格 ;
于剑 .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2015, 28 (05) :452-461
[6]   支气管哮喘与慢性胃炎患者寸口6部脉图的比较研究 [J].
李娜 ;
邹小娟 ;
王忆勤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 17 (02) :343-349
[7]   从中医整体、动态、平衡观论脉诊客观化研究 [J].
魏红 ;
徐刚 .
中医杂志, 2014, 55 (01) :25-27
[8]   脉诊客观化研究综述 [J].
刘磊 ;
吴秋峰 ;
张宏志 ;
张大鹏 ;
王宽全 .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13, 3 (03) :20-24
[9]   基于频域分析的脉搏波信号研究 [J].
张蔚波 ;
齐淑敏 ;
杜丽 .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 25 (04) :419-422
[10]   一种核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及其应用 [J].
康家银 ;
纪志成 ;
龚成龙 .
仪器仪表学报, 2010, 31 (07) :1657-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