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节对虾病原菌河流弧菌(Ⅰ型)的研究

被引:1
作者
张朝霞 [1 ]
苏永全 [1 ]
王军 [1 ]
鄢庆枇 [1 ]
马梁 [1 ]
机构
[1] 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厦门361005
关键词
虾病; 河流弧菌; 胞外产物;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5.47 [];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从患“红体综合症”的斑节对虾 (Penaeusmonodon)体内分离到一株细菌 6 10 1号 ,回归感染证实了其致病性 ,经形态观察以及生理生化特性检测 ,鉴定为河流弧菌 (Ⅰ型 ) .提取河流弧菌 6 10 1号胞外产物 ,分析其酶成分 ,定量检测了胞外产物中蛋白酶、酸性磷酸酯酶和碱性磷酸酯酶的活性 ,将提取的河流弧菌 6 10 1号胞外产物对健康斑节对虾进行致死试验 ,证实其胞外产物所具有的毒性甚于该菌的菌悬液 .电镜观察致死对虾肝组织细胞严重受损 ,从细胞病理方面进一步证实了病原菌胞外产物的致病性 .
引用
收藏
页码:208 / 2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长毛对虾酸性磷酸酶的纯化与性质 [J].
陈素丽 ;
陈清西 ;
胡天惠 ;
公磊 ;
颜思旭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1) :125-129
[2]   紫外诱变球孢白僵菌选育几丁质酶高产菌株方法的研究 [J].
谢湘玉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3) :75-77
[3]   皱纹盘鲍脓疱病病原菌-河流弧菌Ⅱ(Vibro fluvialis-Ⅱ)的生物学性状研究 [J].
聂丽平 ;
刘金屏 ;
李太武 ;
丁明进 .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1995, (01) :33-36
[4]   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传染病致病细菌的研究 [J].
徐伯亥 ;
殷战 ;
吴玉深 ;
蔡桃珍 .
水生生物学报, 1993, (03) :259-266
[5]   嗜冷性海洋微生物产蛋白酶的研究 [J].
邱秀宝 ;
李彤 ;
戴宏 ;
袁影 .
微生物学通报, 1991, (03) :138-141
[6]   文昌鱼碱性磷酸酶的必需基团研究 [J].
陈清西 ;
颜思旭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6, (05) :568-573
[7]   河弧菌在腹泻患者粪便和饮水中同时分离及其病原性意义的探讨 [J].
权太淑 ;
李薇 .
微生物学通报, 1984, (06) :262-267
[8]  
虾类的健康养殖[M]. 海洋出版社 , 苏永全主编, 1998
[9]  
普通细菌学方法手册[M]. 厦门大学出版社 , (美)格哈特(Gerhardt,P.)主编, 1989
[10]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北京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教研室 编,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