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煤田北部煤中镓的分布特征及赋存机理分析

被引:13
作者
高颖
郭英海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河东煤田; 镓; 物源; 沉积环境; 后生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74 [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统计分析及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河东煤田北部煤中镓的垂向和平面赋存特征及镓富集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煤中镓的加权平均质量分数为14.52×10-6;垂向上随煤层层位的降低,煤中镓的含量有明显递减趋势;煤中镓含量与灰分产率、灰分组成、全硫等均有一定的相关性。表明区内煤中镓的矿物载体主要为粘土矿物,镓富集主要与物源、沉积环境有关,后生因素中围岩与煤层间物质交换作用,也是造成镓富集的又一个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3+153 +15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内蒙古准格尔超大型镓矿床的发现 [J].
代世峰 ;
任德贻 ;
李生盛 .
科学通报, 2006, (02) :177-185
[2]   滕县煤田石炭二叠纪煤系锗镓分布特征 [J].
李春阳 .
中国煤田地质, 1991, (01) :34-40
[3]   山西、河南高铝粘土铝土矿矿床矿物学研究 [J].
刘长龄 ;
时子祯 .
沉积学报, 1985, (02) :18-36+165
[4]   中国含镓矿床的主要成因类型 [J].
刘英俊 .
矿床地质, 1982, (01) :51-60
[5]  
煤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任德贻[等]著,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