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老化诱导小麦染色体畸变及大麦醇溶蛋白带型频率变化的研究

被引:15
作者
张晗
卢新雄
张志娥
陈晓玲
辛萍萍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小麦; 大麦; 染色体畸变; 醇溶蛋白; 种质保存;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04.01.013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对 2 0份小麦种质发芽率和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测定 ,结果表明同一品种贮藏于中期库的低发芽率种质 ,其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贮藏于长期库的高发芽率种质。从总体上看 ,种子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与发芽率呈负显著相关 ,而与贮藏年限无显著相关。但对长期库和中期库的种质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种子根尖染色体畸变率与发芽率和贮藏年限均无显著相关。对大麦地方品种“普乃干木”的醇溶蛋白分析表明 ,该品种有 4种biotype,随着发芽率的下降 ,其群体中的 4种bio type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当发芽率从 95 %降到 34%时 ,其中一种biotype出现了消失 ,而有一种biotype频率从 83%上升至95 % ,此结果表明 ,种子生活力下降和不同biotype种子存活能力存在差异 ,可能导致了异质种质材料遗传选择和漂变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小麦种质贮藏过程中生活力丧失特性及田间出苗率表现 [J].
卢新雄 ;
崔聪淑 ;
陈晓玲 ;
张晗 ;
李秀全 ;
李高原 ;
陈丽华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3, (03) :220-224
[2]  
植物染色体研究技术[M].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李懋学,张杶方编著, 1991
[3]  
Genetic shifts and variations of gliadins induced by seed aging. Stoyanova SD. S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