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微咸水滴灌下湿润锋运移特征研究
被引:11
作者:
王春霞
[1
]
王全九
[1
,2
]
单鱼洋
[2
]
庄亮
[3
]
张奋东
[3
]
陈跃冰
[4
]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水资源研究所
[2]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3] 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4]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水管处
来源:
关键词:
不同水质;
水平湿润距离;
交汇区湿润宽度;
地表湿润比;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0.04.009
中图分类号:
S273 [水源];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摘要:
滴灌被认为是最适合用于微咸水开发利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其湿润体的范围及动态变化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及产量。由于田间滴灌湿润体地下部分不容易被观测到,则土表面湿润距离是最直观的表明灌水湿润程度的标志,本文以田间试验为基础,研究了不同水质、滴头流量、灌水量下滴灌点源及交汇区地表湿润锋运移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湿润锋交汇前,随着滴水水质及滴头流量的增大水平湿润距离增加,滴头流量越大水平湿润距离增加的幅度越大;随灌水量的增加,试验结束时水平湿润距离也增大。湿润锋交汇后,随滴水水质及滴头流量的增大,交汇时间提前;交汇区宽度及地表湿润比均随滴水水质、滴头流量及灌水量增加均增加;通过比较不同滴水水质交汇区与相同湿润位置单点源下水盐含量,表明交汇区含水量大于相同湿润位置处单点源下的含水量,滴水水质大于3.03 g/L交汇区含盐量明显高于相同湿润位置处单点源下的含盐量。该研究结果对了解微咸水滴灌因素对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3+68
+68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