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5万数据库研究土壤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以江苏省无锡和常州市为例

被引:12
作者
杨茹玮 [1 ]
史学正 [2 ]
于东升 [2 ]
黄耀 [1 ]
徐茂 [3 ]
潘贤章 [2 ]
金洋 [4 ]
刘林旺 [3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3] 江苏省农林厅 
[4]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1∶5万土壤数据库; 土壤属性; 空间分异;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9 [土壤地理、土壤调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土壤数据库在土壤学研究工作中作为一种存储、分析工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研究利用ArcGIS和Visual FoxPro建立了包括8 830个图斑、269个土壤剖面数据的无锡和常州市1∶5万土壤数据库,根据“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973’项目”的土壤肥力质量指标(pH、速效磷和速效钾)和全国养分分级标准(全氮)编制出土壤表层(015 cm)pH、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空间分异图,从中表明pH 12级的土壤占整个研究区面积90%左右;土壤养分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空间分布有明显共同特征—太平田区养分含量要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对不同母质和不同土壤类型(亚类级别)间的土壤表层容重、粘粒、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全氮之外,其他属性均有显著差异。在1∶5万尺度范围内,成土母质对pH、容重、全磷、有机质和速效钾起到主导作用,土壤类型对pH起到主导作用,成土母质对土壤属性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土壤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369 / 37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大比例尺土壤数据库的组织与设计研究——以安徽宣城样区为例
    吕成文
    沈德福
    陈云丰
    [J]. 土壤通报, 2004, (02) : 122 - 125
  • [2] 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子
    邱扬
    傅伯杰
    王军
    陈利顶
    [J]. 自然科学进展, 2004, (03) : 56 - 61
  • [3] 海南岛土壤质量的指标与量化表达研究
    张学雷
    张甘霖
    龚子同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4) : 549 - 552
  • [4] “数字土壤”——21世纪土壤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史学正
    于东升
    [J]. 土壤通报, 2000, (03) : 104 - 106+121
  • [5] 江西省余江县土壤信息系统建造研究
    潘剑君
    靳婷婷
    孙维侠
    [J]. 土壤学报, 1999, (04) : 522 - 527
  • [6] 大比例尺红壤资源信息系统的研制
    史舟
    王人潮
    Mohammad Al-abed
    [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6) : 99 - 102
  • [7] 土壤空间变异性研究
    周慧珍
    龚子同
    [J]. 土壤学报, 1996, (03) : 232 - 241
  • [8] 中国土壤[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