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质对人工湿地脱氮效果和硝化及反硝化细菌分布的影响

被引:52
作者
刘慎坦 [1 ]
王国芳 [1 ]
谢祥峰 [1 ]
吴磊 [1 ]
李先宁 [1 ,2 ]
机构
[1]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2] 东南大学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基质; 硝化细菌; 反硝化细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组合基质和煤渣基质潜流式人工湿地的脱氮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组合基质人工湿地的脱氮效果较好,氨氮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达到81.9%和75.7%,而煤渣基质人工湿地的去除率相对较低,氨氮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仅为59.6%和51.8%.为进一步探讨2组人工湿地脱氮效果差异显著的原因,研究了不同基质潜流式人工湿地系统内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空间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基质类型对人工湿地中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和空间分布有较大影响;在上层,组合基质人工湿地硝化细菌数是煤渣基质人工湿地的2.8倍,在下层,反硝化细菌数是煤渣基质人工湿地的1.8倍.人工湿地表层溶解氧水平较高,硝化细菌密度大,底层溶解氧水平较低,反硝化细菌密度大,使得湿地中形成上层以硝化菌为主的硝化反应区和下层以反硝化菌为主的反硝化区.
引用
收藏
页码:400 / 40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质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 [J].
万佳静 ;
王湛 ;
李军 ;
赵光辉 ;
魏岩 ;
张佳 .
环境保护科学, 2009, 35 (03) :16-19
[2]   人工湿地处理农业径流的研究进展 [J].
卢少勇 ;
张彭义 ;
余刚 ;
金相灿 .
生态学报, 2007, (06) :2627-2635
[3]   人工湿地的氮去除机理 [J].
卢少勇 ;
金相灿 ;
余刚 .
生态学报, 2006, (08) :2670-2677
[4]   波式潜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J].
何成达 ;
谈玲 ;
葛丽英 ;
季俊杰 ;
叶亚玲 ;
何莲 ;
王惠民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4) :766-769
[5]   人工湿地及其去污机理研究进展 [J].
冯培勇 ;
陈兆平 ;
靖元孝 .
生态科学, 2002, 21 (03) :264-268
[6]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 2002
[7]  
土壤微生物分析方法手册[M]. 农业出版社 , 许光辉, 1986
[8]   Effect of plants and filter materials on bacteria removal in pilot-scale constructed wetlands [J].
Vacca, G ;
Wand, H ;
Nikolausz, M ;
Kuschk, P ;
Kästner, M .
WATER RESEARCH, 2005, 39 (07) :1361-1373
[9]   Annual cycle of nitrogen removal by a pilot-scale subsurface horizontal flow in a constructed wetland under moderate climate [J].
Kuschk, P ;
Wiessner, A ;
Kappelmeyer, U ;
Weissbrodt, E ;
Kästner, M ;
Stottmeister, U .
WATER RESEARCH, 2003, 37 (17) :4236-4242
[10]  
Submerged aquatic vegetation-based treatment wetlands for removing phosphorus from agricultural runoff: response to hydraulic and nutrient loading[J] . F.E. Dierberg,T.A. DeBusk,S.D. Jackson,M.J. Chimney,K. Pietro.Water Research . 200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