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气盆地成藏期分析理论和新方法

被引:132
作者
王飞宇
金之钧
吕修祥
肖贤明
彭平安
孙永革
机构
[1]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成藏期; 成藏化石记录; 流体历史分析; 地质年代学; 储层有机岩石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传统的成藏期分析主要从生、储、盖、运、聚、保各项参数有效配置 ,根据构造演化史、圈闭形成史与烃源岩生排烃史作出推断 ,常用的 3个方法是根据油源岩的主生油期、圈闭形成期、油藏饱和压力分析油气藏形成期。近 10年来成藏期分析是在构造发展史、埋藏史、热演化史、沉积成岩史 4个方面地质历史分析基础上 ,更多地依靠成藏化石记录的地球化学和岩石学分析结果 ,获得成藏期定量数据。评述了成藏期定量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包括储层成岩作用与烃类流体充注序次、自生矿物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储层磁性矿物古地磁学、生烃期精确分析等 ,并讨论了它们在叠合盆地成藏年代学分析中实际应用及存在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754 / 76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利用自生伊利石K-Ar定年分析烃类进入储集层的时间
    王飞宇
    何萍
    张水昌
    赵孟军
    雷加锦
    [J]. 地质论评, 1997, (05) : 540 - 546
  • [2] 连续激光探针质谱40Ar/39Ar法测定单颗粒矿物年龄
    戴橦谟,蒲志平,许景荣,邱华宁,张永良,胡世玲
    [J]. 地球化学, 1995, (04) : 334 - 340
  • [3] 激光显微探针40Ar/39Ar定年系统
    穆治国
    M.I.卡尔宾柯
    [J]. 科学通报, 1994, (08) : 734 - 737
  • [4] 40Ar/39Ar法测定矿物流体包裹体年龄
    邱华宁
    戴橦谟
    [J]. 科学通报, 1989, (09) : 687 - 689
  • [5] 40Ar-39Ar年代学与流体包裹体定年[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邱华宁, 1997
  • [6] 热液矿床流体包裹体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应用[M]. 地质出版社 , 李华芹等著, 1993
  • [7] 石油地质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张厚福, 1989
  • [8] 石油地质学[M]. 地质出版社 , 潘钟祥 主编, 1986
  • [9] Th-Pb and U-Pb dating of ore stage calcite and Paleozoic fluid flow .2 Brannon J C,Cole S C,Podosek F A. Nature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