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南部新生界沉积特征及其与青藏高原演化的关系

被引:38
作者
张进 [1 ]
马宗晋 [1 ]
任文军 [2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 东方物探公司长庆物探处
关键词
宁夏; 新生界; 沉积相; 青藏高原; 前陆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宁夏中南部十余条新生界剖面沉积相特征的分析与观察,我们认为该地区新生界的发育与青藏高原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能够反映一个山前挠曲盆地从诞生到解体的全过程,它们是印欧板块持续碰撞的结果。当印欧板块碰撞后一段时间(距今30~40Ma),碰撞效应在走廊南山就已体现,出现了一期比较强烈的逆冲推覆构造,形成最早一期山前挠曲盆地,在该盆地前隆位置上产生了正断层,正是这些断层控制了寺口子组的分布。清水营组的沉积处在走廊南山逆冲活动减弱的阶段,整个盆地逐渐由非补偿型盆地转变为过补偿型盆地,沉积体系也产生相应的转变。红柳沟沉积时构造运动开始加剧,这期运动使得盆地内香山等地区开始隆起,早期盆地解体,形成比较复杂的背驮盆地。而上新世末—更新世构造运动是本区受到最强烈的一次构造运动,该运动在早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盆地变形分解,盆地内发生规模较大的逆冲运动,并成为青藏高原东北缘逆冲构造楔体的一部分。
引用
收藏
页码:757 / 773
页数:1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