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国界河流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8
作者
李志斐 [1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2]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跨国界河流问题; 最优尺度回归; 边际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3 [边界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本文致力于研究中国跨国界河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归纳分析梳理了中国跨国界河流问题的水质污染、水量分配、水能开发、水域生态、"水威胁论"五种主要表现形式,并发现国家关系、治理模式、领土争议对其具有显著影响,外部力量对中国跨国界河流问题并没有显著影响,而治理模式与跨国界河流问题的正相关性的发现也成为本文的探讨亮点。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发现对中国如何应对跨国界河流问题提出政策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92
页数:2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印领土争端中的水资源安全问题 [J].
李志斐 .
南亚研究季刊, 2013, (04) :29-34+4
[3]   大湄公河水资源安全:多层治理及中国的政策选择 [J].
郭延军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1, 28 (02) :84-97
[4]   中国与周边国家跨国界河流问题之分析 [J].
李志斐 .
太平洋学报 , 2011, (03) :27-36
[5]   多瑙河流域国际合作实践与启示 [J].
胡文俊 ;
陈霁巍 ;
张长春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 (07) :739-745
[6]   水资源安全合作与中印关系的互动 [J].
蓝建学 .
国际问题研究, 2009, (06) :37-43
[7]   动员结构与自然保育运动的发展——以怒江反坝运动为例 [J].
童志锋 .
开放时代, 2009, (09) :116-132
[8]   我国东北国际河流与东北亚安全 [J].
王志坚 ;
翟晓敏 .
东北亚论坛, 2007, (04) :70-73
[9]   澜沧江水资源系统变化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关联分析 [J].
冯彦 ;
何大明 ;
甘淑 .
世界地理研究, 2005, (04) :49-56
[10]   国家双边关系的定量衡量 [J].
阎学通 ;
周方银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6) :90-10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