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悬浮共聚合动力学

被引:3
作者
周树学
翁志学
黄志明
潘祖仁
机构
[1] 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浙江 杭州
[2] 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浙江
关键词
偏氯乙烯; 丙烯腈; 苯乙烯; 悬浮共聚; 聚合机理; 共聚合速率; 共聚物组成及其分布; 特性粘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631 [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研究了偏氯乙烯(VDC)/丙烯腈(AN)/苯乙烯(St)三元悬浮共聚合体系的聚合机理、共聚速率、共聚物组成及其特性粘度的影响因素。实验表明随着投料配比的改变,可分成四个不同聚合机理区域。St对VDC/AN/St三元悬浮共聚有缓聚作用。VDC三元悬浮共聚速率可用半经验模型dC/dt=(C([I]0( exp(-( kdt)描述,由实验得到模型参数( 值为2.24,模型参数(、( 是聚合温度与引发剂浓度的函数。VDC-AN-St三元悬浮共聚物存在着较宽的VDC组成分布,并受到单体AN水溶性的影响,经AN动态相平衡校正后,可预测VDC三元共聚物组成。VDC-AN-St共聚物的特性粘度随着转化率的升高而增大。在相同引发剂用量下,高转化率VDC-AN-St共聚物特性粘度的对数与温度的倒数成线性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63 / 5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悬浮聚合.[M].潘祖仁等著;.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  
有机化学分析.[M].杨桂法编;.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
[3]  
自由基聚合.[M].潘祖仁;于石璋 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83,
[4]   偏二氯乙烯-丙烯腈悬浮共聚动力学 [J].
吕群 ;
翁志学 ;
黄志明 ;
周树学 .
化工学报, 1999, (02) :254-261
[5]  
VDC-MA悬浮共聚树脂分子量及其分布的研究.[J].赵峰,翁志学,黄志明,潘祖仁.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5, 05
[6]   偏氯乙烯-丙烯酸甲酯悬浮共聚动力学的研究 [J].
赵峰 ;
翁志学 ;
黄志明 ;
李胜 ;
潘祖仁 .
合成树脂及塑料, 1994, (02) :15-20
[7]   偏氯乙烯-氯乙烯悬浮共聚速率模型 [J].
刘龙孝 ;
翁志学 ;
黄志明 ;
潘祖仁 ;
不详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1993, (06) :111-114
[8]   偏氯乙烯-氯乙烯悬浮共聚合动力学模型 [J].
翁志学 ;
刘龙孝 ;
黄志明 ;
潘祖仁 .
化工学报, 1993, (01) :7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