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豇豆资源的遗传距离估测和聚类分析

被引:19
作者
张渭章
汪雁峰
林美琛
机构
[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2]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杭州
[3] 杭州
[4] 杭州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长豇豆; 煤霉病; 抗性; 品种聚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43.4 [豇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39份长豇豆(Vigna unguiculata ssp. sesquipedalis(L.)Verd.)品种进行了煤霉病(Cercospora cruenta Sacc.)抗性鉴定,并对其14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考查,以综合性状组(性状组Ⅰ)、丰产性状组(性状组Ⅱ)和早熟性状组(性状组Ⅲ)的遗传相关矩阵为基础矩阵,分别进行主成分转换并计算欧氏遗传距离,用最长距离法进行品种聚类。结果表明,39份品种中,有7份对煤霉病表现免疫、高抗或抗病。通过主成分分析、测试,确定了具有较优综合性状的品种11个,丰产性较优或早熟性较优的品种各9个。试验结果还表明,选择不同的性状组分析,遗传距离及聚类结果的差异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80 / 18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豇豆重要性状的遗传及育种 [J].
张渭章 ;
汪雁峰 ;
邓青 .
中国蔬菜, 1992, (01) :50-53
[2]   棉花杂交亲本距离估测与聚类分析方法的探讨 [J].
刘继华 ;
于凤英 ;
尹承佾 ;
陈茂学 ;
王海涛 .
华北农学报, 1991, (01) :18-27
[3]   距离分析方法与杂种优势 [J].
郭平伸 ;
张金栋 ;
甘为牛 ;
蔡民华 .
遗传学报, 1989, (02) :97-104
[4]   作物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及其测定 [J].
刘来福 .
遗传学报, 1979, (03) :349-355
[5]  
数量遗传学[M]. 四川大学出版社 , 高之仁 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