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铀矿田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被引:51
作者
邵飞 [1 ]
陈晓明 [2 ]
徐恒力 [3 ]
唐湘生 [1 ]
邹茂卿 [1 ]
胡茂梅 [1 ]
何晓梅 [1 ]
机构
[1] 核工业研究所
[2]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3]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区域成矿物质时空分布;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铀源; 相山矿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9.14 [铀];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铀源分析是铀矿床成因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在分析区域铀丰度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区域成矿物质在地质历史过程中的时空演化,结合相山矿田矿石铅同位素组成及岩、矿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对矿田铀源分析的指示,认为下寒武统地层为区域铀源层,相山火山盆地是区域成矿物质的"汇"区,岩浆及期后热液是铀的载体,即岩浆作用实现了铀从"源"到"汇"之间的物质转移。在岩浆演化过程中,铀向气液转移,为铀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岩浆期后流体—岩石相互作用,也促使了基底片岩、流纹英安岩中的部分铀进入成矿溶液。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4+80 +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相山矿田低温热水及其与铀矿化关系 [J].
邵飞 .
地球科学, 2005, (02) :206-210+240
[2]   江西相山铀矿田东西向隐伏构造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邱爱金 .
地质论评, 2001, (06) :637-641
[3]   华南中生代花岗岩型、火山岩型、外接触带型铀矿找矿思路(Ⅰ) [J].
余达淦 .
铀矿地质, 2001, (05) :257-265
[4]   赣杭构造带若干铀矿床的同位素年龄研究及铀源初探 [J].
林祥铿 .
铀矿地质, 1990, (05) :257-264+273
[5]  
深部流体成矿系统.[M].毛景文等著;.中国大地出版社.2005,
[6]  
大陆构造作用对相山富大铀矿形成的制约.[M].邱爱金等著;.地质出版社.2002,
[7]  
中国热液铀矿基本成矿规律和一般热液成矿学.[M].杜乐天著;.原子能出版社.2001,
[8]  
古水热系统与铀成矿作用.[M].李学礼等著;.地质出版社.2000,
[9]  
热液铀矿床蚀变场及蚀变类型.[M].黄志章等著;.原子能出版社.1999,
[10]  
高等地球化学.[M].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