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子沟金红石矿床变质作用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被引:10
作者
徐少康
刘力生
云连涛
邓小林
机构
[1] 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金红石矿床; 变质作用; 成矿; 山西代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9.2 [非金属矿床(总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碾子沟金红石矿区发生了两次变质作用,第一次距今1862±24.8Ma,变质温压为600-650℃、4~7kPa,使本区岩石普遍发生了变质;第二次较晚,约为晋宁运动后期,变质温压低于第一次,主要使碾子沟组榴闪岩、斜长角闪片岩等岩石中的石榴子石及晋宁期基性岩中的石榴子石、直闪石及钛铁矿不同程度地变质。两次变质作用均与成矿关系密切,第一次使碾子沟组基性岩中约30%的TiO2转变为金红石,第二次使晋宁期基性岩中约50%的TiO2转变为金红石。从两次变质作用波及范围较广来看,本区具良好成矿远景。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变质岩原岩图解判别法.[M].王仁民等著;.地质出版社.1987,
[2]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M].杨森楠;杨巍然主编;.地质出版社.1985,
[3]  
矿物温度计和矿物压力计.[M].张儒瑗;从柏林 编著.地质出版社.1983,
[4]  
动力地质学原理.[M].成都地质学院普通地质教研室编;.地质出版社.1978,
[5]   碾子沟金红石矿床基本地质特征 [J].
徐少康 ;
刘力生 ;
云连涛 ;
邓小林 ;
周希贤 .
化工矿产地质, 2000, (03) :139-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