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鲐鱼年龄和生长的研究

被引:23
作者
刘勇
严利平
胡芬
程家骅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2] 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3] 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
关键词
鲐鱼; 年轮; 生长; 东海北部; 黄海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 [水产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本研究采用2002年11月~2003年8月在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海域(30°~34°N、126°E以西)所获取的鲐鱼渔获样品,合计采集777ind,通过对鲐鱼耳石生长轮的观察和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了鲐鱼的年龄和生长。结果表明叉长与体重的关系雌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所鉴定鲐鱼年龄组成为1~3龄鱼,共3个年龄序列,并补充20世纪80年代4~5龄鱼对鲐鱼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采用Walford方法拟合,其生长参数K、L∞、t0分别为0.31993、451.3514和-1.20307;鲐鱼的生长拐点年龄为2.7yr,拐点体重为450g,拐点叉长为320mm。比较分析东海群系鲐鱼的渔业生物学历史状况,在目前所能观察得到的鲐鱼年龄段内(1~3龄),东海区鲐鱼个体平均叉长比20世纪80年代的都要小;与闽南、粤东近海地方群系的相比,东海群系的平均叉长在鲐鱼的整个生长阶段都明显的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东海区鲐鱼生物学特征及其渔业现状的分析研究 [J].
程家骅 ;
林龙山 .
海洋渔业, 2004, (02) :73-78
[2]   黄喉拟水龟雌、雄生长及形态差异 [J].
朱新平 ;
陈永乐 ;
魏成清 ;
刘毅辉 .
中国水产科学, 2003, (05) :434-436
[3]   现场胃含物法测定鲐的摄食与生态转换效率 [J].
孙耀 ;
于淼 ;
刘勇 ;
张波 ;
唐启升 .
水产学报, 2003, (03) :245-250
[4]   东海南部鲐鲹鱼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J].
邹晓荣 ;
许柳雄 .
海洋渔业, 2001, (03) :117-121
[5]   绿鳍马面鲀年龄生长与合理利用 [J].
陈丕茂 ;
詹秉义 .
中国水产科学, 2000, (01) :35-40
[6]   鲐鱼能量收支及其饵料种类的影响 [J].
孙耀 ;
张波 ;
郭学武 ;
王俊 ;
唐启升 .
海洋水产研究, 1999, (02) :96-100
[7]   用实际种群分析法评估东海鲐鱼现存资源量 [J].
陈卫忠 ;
胡芬 ;
严利平 .
水产学报, 1998, (04) :48-53
[8]   用剩余产量模型专家系统(CLIMPROD)评估东海鲐鲹鱼类最大持续产量 [J].
陈卫忠 ;
李长松 ;
俞连福 .
水产学报, 1997, (04) :404-408
[9]   福建近海鲐鱼的生物学 [J].
颜尤明 .
海洋渔业, 1997, (02) :69-73
[10]   鲐鱼幼鱼耳石日轮的初步观察与研究 [J].
陈卫忠,李长松 .
水产学报, 1996, (02) :13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