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社会分层机制的实证研究

被引:5
作者
章辉美
何芳芳
机构
[1]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社会地位; 社会分层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302 ;
摘要
土地被征用之后,失地农民在向城市居民转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分化,处于不同的社会层次。这一分层结果是由外在条件(国家政策、地理位置)和内在条件(家庭背景、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权力市场化)共同作用而导致的。历史的局限和制度障碍使得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不可避免地处于社会底层,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一个迫切需要关注和面对的社会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二元农地产权:农民失地问题的解构与前瞻 [J].
陈朋 ;
郭为力 .
贵州社会科学, 2006, (06) :14-18
[3]   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多元动力基础——一种权力衍生论的解释 [J].
刘欣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4) :101-114+207
[4]   关系资本:农民阶层分化的有力路径——安徽两村实地调查 [J].
蔡翥 ;
朱士群 .
甘肃社会科学, 2005, (02) :80-84
[5]   当代中国分层研究中的制度主义范式 [J].
林克雷 ;
陈建利 .
社会科学研究, 2005, (01) :105-110
[6]   土地流转中失地农民利益保护问题探讨 [J].
谭均云 .
甘肃社会科学, 2004, (06) :119-121
[7]   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理论争辩的焦点和有待研究的问题 [J].
刘欣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5) :102-110
[9]   总体性资本与转型期精英形成 [J].
孙立平 .
浙江学刊, 2002, (03) :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