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因果关系认定模式研究

被引:6
作者
李韧夫
陆凌
机构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法因果关系; 规范性; 归因; 归责;
D O I
10.15939/j.jujsse.2011.05.015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刑法因果关系认定之本质为归责,刑法因果关系之本质特征为规范性,其客观性表现为因果关系之认定及其结果在主体间达到普遍必然性和有效性。刑法因果关系之认定,不可能存在一个统一的标准,但可能也有必要构建一个合理的解释框架;该框架以规范为指向,依据犯罪构成将刑法因果关系划分为三种类型,阐述犯罪各个构成要素以及相关因素对因果关系认定产生的影响,并将其考量于三种类型的因果关系认定过程中。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0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刑法中的客观归属——关于因果关联的新视角 [J].
童德华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30 (06) :46-52
[2]   客观性涵义的历史演变 [J].
李醒民 .
哲学动态, 2007, (07) :61-68
[3]   刑法理论中的客观归属论 [J].
童德华 .
现代法学, 2002, (06) :104-108
[4]  
韩国刑法总论.[M].金日秀; 涂辅鹤; 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5]  
刑法总论问题思考.[M].黎宏;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  
德国刑法学总论.[M].(德)克劳斯·罗克辛(ClausRoxin)著;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
[7]  
比较刑法原理.[M].马克昌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