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病性的遗传研究 Ⅰ.水稻对白叶枯病抗性的遗传

被引:2
作者
王昌明
机构
[1] 江西省农科院植保所
关键词
亲本组合; 抗病基因; 感病亲本; 水稻; 遗传研究; 白叶枯病; 抗性遗传; 基因控制; 水稻材料;
D O I
10.13926/j.cnki.apps.1986.03.008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1983—84两年中,用赣W—2和赣S—3两白叶枯病菌株分别接种8个杂交水稻组合的亲本、F1、F2和F3代的结果表明,各抗病亲本所具有的抗W—2菌株的基因数目和作用方式均与其抗S—3菌株的基因数目和作用方式相同。就对W—2或S—3菌株的单一抗性来说,早36具有2对显性抗病基因;VT34—1具有2对互补的显性抗病基因;IR26和3624—33都具有3对互补的显性抗病基因。在VT34—1中,有1对基因既控制对W—2菌株的抗性又控制对S—3菌株的抗性,另外2对基因则分别控制对这两菌株之一的抗性。在早36中,抗W—2菌株的2个独立基因分别与抗S—3菌株的2个独立基因连锁,其配子重组值为13.3%,基因重组值为6.887%。在IR26和3624—33中,抗W—2的菌株的3个独立基因均与抗S—3菌株的3个独立基因连锁,但它们的配子重组值和基因重组值均无法估计。预料同时选择对W—2和S—3菌株的抗性非常容易。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遗传的研究 [J].
万邦惠 ;
孙恢鸿 ;
农秀美 ;
禢绮琳 ;
黄福新 .
广西农业科学, 1980, (09) :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