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粒体16S rDNA序列探讨蛱蝶科(鳞翅目,蝶亚目)主要分类群的系统发生关系

被引:18
作者
陈娜
朱国萍
郝家胜
张小平
苏成勇
潘鸿春
吴冬霞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实验室
关键词
蛱蝶科; 线粒体; 16S rRNA基因; 分子系统发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1 [动物演化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测定了蛱蝶科7亚科27种蛱蝶和斑蝶科2种蝴蝶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并从GenBank中下载了6种蛱蝶的同源序列。以斑蝶科的幻紫斑蝶和绢斑蝶作外群,通过遗传分析软件对这些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用邻接法和贝叶斯法重建了蛱蝶科的系统发育树,探讨了蛱蝶科主要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序列分析的结果显示:经比对处理后获得494bp长度序列,其中有可变位点206个,简约信息位点145个;A+T平均含量78.4%,C+G平均含量为21.6%,具A、T偏倚性。分子系统树显示:蛱蝶亚科并非单系群;蛱蝶族中眼蛱蝶属应移入斑蛱蝶族;闪蛱蝶和蛱蝶亚科与蛱蝶亚科具有较近的系统关系;结果支持豹蛱蝶和釉蛱蝶合为一亚科即釉蛱蝶亚科;支持将秀蛱蝶和蛱蝶亚科从线蛱蝶亚科中分离出来。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蝗总科部分种类16S rDNA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 [J].
印红 ;
张道川 ;
毕智丽 ;
印展 ;
刘勇 ;
印象初 .
遗传学报, 2003, (08) :766-772
[2]  
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M].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周尧著, 1998
[3]  
中国动植物的遗传多样性[M].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胡志昂, 1997
[4]  
Tempo and mode of sequence evolution in mitochondrial DNA of HawaiianDrosophila[J] . Rob DeSalle,Toby Freedman,Ellen M. Prager,Alan C. Wilson.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 . 1987 (1)
[5]  
Molecularphylogeny of some species of the Acridoidae based on16S rDNA .2 Yin H,Zhang DC,Bi ZL,Yin Z,Liu Y,Yin XC. ActaGenetica Sinica . 2003
[6]  
DAMBE: Data analysis in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2 X ia X,X ie Z. Journal ofHeredity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