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比例问题的思考

被引:26
作者
焦怡雪 [1 ]
尹强 [2 ]
机构
[1]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 不详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居住弱势群体; 公共支出; 建设比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 [城市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分析了保障性住房的供应目标和实际覆盖水平,在借鉴国际经验和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将保障性住房的保障对象定位于无法通过市场途径获得住房的居住弱势群体,并从保障性住房需求水平和供给能力两方面探讨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比例问题,结论认为:新建城镇住房中保障性住房建设比例应不低于25%,并应根据各地情况,因地制宜,合理确定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在保障性住房中的建设比例。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谁挤占了消费需求 教育医疗住房三大支出负担过重 [J].
刘强 .
中国国情国力, 2006, (10) :16-18
[2]   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收入线划分研究 [J].
赵路兴 ;
浦湛 .
城市开发, 2003, (11) :59-61
[3]   多级政府间事权划分与财政支出职能结构的国际比较分析 [J].
齐志宏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1, (11) :6-10
[4]   完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探讨 [J].
张泓铭 .
城市开发, 2000, (11) :43-45
[5]   财政支出职能结构的国际比较 [J].
马拴友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99, (11) :24-28
[6]  
住房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王晓瑜, 2006
[7]  
中国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6
[8]  
公共产品供给与公共支出研究[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孙开等著, 2006
[9]  
中外住宅产业对比[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童悦仲,娄乃琳,刘美霞等编著, 2005
[10]  
城镇住房保障模式研究[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褚超孚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