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证券化在我国的实践及思考

被引:2
作者
郦珊珊 [1 ]
高雪瑾 [2 ]
机构
[1] 诸暨市经济特产站
[2] 南京农业大学
关键词
农村土地证券化; 土地流转; 土地承包经营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3 [地产经营];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资金流入不足、土地流转困难和劳动力转移迟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推行农村土地证券化,可以有效的扩大资金来源渠道,促进土地更大范围流转,加快劳动力转移。在阐述我国农村实行土地证券化条件的基础上,对土地证券化的两种典型模式发行抵押贷款和土地股份合作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分别以江津模式和南海模式为例,说明土地证券化在我国的实践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仍不失为改善我国农地流转情况的一条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26 +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 [J].
陈晓华 .
农村经营管理, 2009, (01) :6-11
[2]  
农地流转问题综述[J]. 张娟锋,贾生华.广东土地科学. 2008(06)
[3]  
农地流转问题综述[J]. 张娟锋,贾生华.广东土地科学. 2008 (06)
[4]   农地股份合作制与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实现——以广东南海为例 [J].
黄丽 .
乡镇经济, 2008, (09) :51-54+82
[7]   农村土地证券化融资研究 [J].
朱玉林 ;
陈洪 .
经济地理, 2006, (03) :412-414
[8]   农村土地证券化:功能、障碍与对策分析 [J].
黄小彪 .
生产力研究, 2005, (10) :43-44+52
[9]   完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思考 [J].
杜伟 .
农村经济, 2005, (06) :37-39
[10]   土地证券化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市场化 [J].
李海涛 .
甘肃农业, 2004, (11) :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