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族公社私有制到个体家庭私有制的嬗变——先秦秦汉土地所有制变化的轨迹

被引:6
作者
李恒全
机构
[1]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关键词
家族公社; 井田制; 土地私有制;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05.04.013
中图分类号
K232 [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K231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学科分类号
0602 ;
摘要
学术界一般把土地私有制等同于个体家庭所有制,认为土地私有制是由井田制或战国授田制发展而来的。本文认为,土地私有制不仅指个体家庭所有制,还应包括家族公社所有制;由氏族公有制发展而来的家族公社所有制是私有制的最初形态,而个体家庭所有制则是家族公社私有制的深化。因此,土地所有制的变化轨迹应为:氏族公有制———家族公社私有制———国家所有制(井田制和授田制)———个体家庭私有制。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应重新认识父系的起源与私有制的关系 [J].
春城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3, (04) :80-88+94
[2]   战国授田制研究 [J].
吴荣曾 .
思想战线, 1989, (03) :73-80
[3]   井田与井田制度 [J].
史建群 .
农业考古, 1989, (01) :134-139
[4]   战国授田制试论 [J].
袁林 .
社会科学, 1983, (06) :62-67
[5]   井田制演变过程试探 [J].
蔡元土 .
福清师专学报, 1982, (02) :94-98
[6]   母系向父系过渡是否是由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 [J].
夏之乾 .
史学月刊, 1982, (05) :9-15
[7]   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家族组织形式 [J].
柯昌基 .
社会科学研究, 1980, (06) :10-17+20
[8]  
恩格斯与柯瓦列夫斯基的家族公社观[A]. 庄孔韶.民族学研究第七辑——中国民族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1984
[9]  
中国封建土地制度史[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林甘泉主编, 1990
[10]  
父系家族公社形态研究[M]. 青海人民出版社 , 林耀华,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