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县猿人地点小哺乳动物群

被引:32
作者
郑绍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关键词
安徽和县; 中更新世; 小哺乳动物群; 古气候环境;
D O I
10.19615/j.cnki.1000-3118.1983.03.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和县猿人地点小哺乳动物群包括食虫目、翼手目.啮齿目及兔形目中的11个科,可鉴定到17个属中的23个种或亚种。该动物群以现生的喜湿性成员为主,既有大量中国北方及西部山地高原寒冷型的代表,又有相当数量南方温暖型的成份,是一个南北和东西动物群相互渗透的例证,反映一个相对寒冷的时期。居氏大河狸及大量现生种的存在证明其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从其喜冷种类比例较大的特征表明该动物群生存的时代相当于北京猿人生活时期气候从湿热变干冷的阶段,最有可能和北京猿人产地第5层的时代相当。
引用
收藏
页码:230 / 24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安徽和县猿人化石及有关问题的初步研究 [J].
黄万波 ;
方笃生 ;
叶永相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82, (03) :248-256+284
[2]   安徽和县猿人化石的初步研究 [J].
吴汝康 ;
董兴仁 .
人类学学报, 1982, (01) :2-13+101
[3]   北京猿人生活时期自然环境及其变迁的探讨 [J].
李炎贤 ;
计宏祥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81, (04) :337-347
[4]   山西屯留小常村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 [J].
宗冠福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81, (02) :174-183
[5]   周口店第一地点的犀类化石 [J].
周本雄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9, (03) :236-258+279
[6]   “下草湾系”·“巨河狸”·“淮河过渡区”——订正一个历史的误解 [J].
周明镇 ;
李传夔 .
地层学杂志, 1978, (02) :122-130+163
[7]   北京人时代周口店附近一带的气候 [J].
贾兰坡 .
地层学杂志, 1978, (01) :55-58
[8]   辽宁营口金牛山发现的第四纪哺乳动物群及其意义 [J].
金牛山联合发掘队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6, (02) :120-127+143
[9]   中国第四纪冰期的探讨 [J].
李永昭 ;
潘建英 ;
曹照垣 ;
胡景江 ;
周慕林 ;
陈茅南 ;
王淑芳 ;
张志良 .
地质学报, 1973, (01) :94-101+139
[10]   蓝田猿人动物群的性质和时代 [J].
周明镇 .
科学通报, 1965, (06) :482-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