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变动的实证研究

被引:47
作者
刘艳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集聚; 集聚水平;
D O I
10.19626/j.cnki.cn31-1163/f.2013.02.005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国家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和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本文在梳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内涵、行业分类标准的界定、发展评价模型的设定和反映竞争力水平的集聚度之后,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归属的依托行业,在此基础上利用产业集聚度指数(EG指数)从时间、产业及地理3个维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部门的演进态势及其特征进行了细致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集聚度水平低;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结构表现为产业集聚和扩散两者并存的特性;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市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地。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5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战略型新兴产业评价模型构建及实例分析 [J].
樊茗玥 ;
赵喜仓 .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 (10) :121-124
[2]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辨 [J].
李金华 .
财经问题研究, 2011, (05) :3-10
[3]   国内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的新动态及评论 [J].
郭连强 .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1) :152-155
[4]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规律研究 [J].
李扬 ;
沈志渔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 (10) :29-34
[5]   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动态与趋势 [J].
姜江 .
中国科技产业, 2010, (07) :54-59
[6]   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评价研究 [J].
乔芳丽 ;
杨军 ;
侯强 ;
徐伟 .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 (03) :268-273
[7]   集思广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内涵与领域 [J].
华文 .
新湘评论, 2010, (11) :12-15
[8]   对于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与建议 [J].
张和平 .
经济界, 2010, (03) :55-60
[9]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其政策取向 [J].
朱瑞博 .
改革, 2010, (03) :19-28
[10]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对策 [J].
赵刚 .
科技成果纵横, 2010, (01)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