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的政策分析及高校应对策略

被引:21
作者
全守杰 [1 ]
华丽 [1 ,2 ]
机构
[1] 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 镇江市教育考试院招生科
关键词
“强基计划”; 招生方式; 高考政策; 策略空间;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D O I
10.13316/j.cnki.jhem.20200507.005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强基计划"是在回应国家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兼顾公平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进一步规范高校招生办学自主权、深化高考制度改革等因素综合驱动下出台的高考招生政策。"强基计划"的政策特征为:"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即政府赋予高校自主权的同时,也把权力透明化,规范高校的自由裁量权;"自下而上"的博弈与反馈,即作为政策执行主体的高校善用策略空间、规制调试对象,避免负和博弈的产生。因此,高校应制定一套多元化的录取方案以规范政策的执行,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招生队伍以保障政策的执行,借助社会多方力量以监督政策的执行。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新高考改革:高校招生面临的挑战与变革 [J].
董秀华 ;
王薇 ;
王歆妙 .
复旦教育论坛, 2018, 16 (03) :43-50
[2]   高校招生自主权:历史嬗变与困境突围 [J].
刘世清 ;
崔海丽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 (03) :125-134+170
[3]   高考政策网络与治理进路 [J].
宋洁绚 .
高校教育管理, 2017, 11 (03) :119-124
[4]   高校招生能力建设七人谈 [J].
袁振国 ;
秦春华 ;
施邦晖 ;
熊斌 ;
常桐善 ;
沈伟其 ;
黄文玮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5 (01) :11-29
[5]   深化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改革:逻辑、障碍与路径 [J].
付小倩 .
高校教育管理, 2015, 9 (05) :36-40
[6]   教育政策执行的制度分析框架 [J].
邓旭 .
现代教育管理 , 2010, (07) :36-39
[7]   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动因、问题与对策 [J].
张亚群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0, 8 (02) :30-42+187
[8]  
“强基计划”是有益探索[N]. 杨朝清.河南日报. 2020 (016)
[9]  
“强基计划”接棒,利在长远[N]. 姜朝晖.环球时报. 2020 (014)
[10]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 习近平.人民日报. 2018 (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