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龙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33
作者
周利军 [1 ]
张雪萍 [2 ]
陈设 [2 ]
机构
[1] 绥化学院地理与旅游管理系
[2]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扎龙自然保护区; 土地利用; 生态风险评价;
D O I
10.13577/j.jnd.2009.0230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X820.4 [风险评价];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以扎龙自然保护区为例,取该区1989,1999和2006年3个时段的遥感影像为基本数据源,利用GIS为数据处理平台,得到了17 a中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信息。根据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生态影响的空间分布和梯度变化,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风险权重,构造了一个综合性生态风险指数,通过对生态风险指数采样结果进行空间插值,获得了扎龙自然保护区区域生态风险的时空动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扎龙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以沼泽湿地为主,17 a来其耕地和盐碱地的面积在持续增大,而沼泽湿地的面积在持续减小;由此而导致扎龙保护区高风险指数区域的面积不断增大,低风险指数区域的面积不断减小,使整个区域的生态风险指数整体增高;从空间分布来看,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风险指数呈条带状从区域内部向边缘逐渐增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86 / 19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 [J].
王福兴 ;
姜丽秋 .
经济地理, 2008, (04) :667-670+687
[2]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J].
陈辉 ;
刘劲松 ;
曹宇 ;
李双成 ;
欧阳华 .
生态学报, 2006, (05) :1558-1566
[3]   黑龙江省大庆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J].
臧淑英 ;
梁欣 ;
冯仲科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S2) :58-62
[4]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述评 [J].
毛小苓 ;
倪晋仁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646-654
[5]   中巴地球资源一号卫星CCD图像质量评价和交叉定标研究 [J].
杨忠东 ;
谷松岩 ;
邱红 ;
黄签 ;
范天锡 .
遥感学报, 2004, (02) :113-120
[6]   干旱区内陆流域区域景观生态风险分析——以阜康三工河流域为例 [J].
陈鹏 ;
潘晓玲 .
生态学杂志, 2003, (04) :116-120
[7]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J].
付在毅 ;
许学工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2) :267-271
[8]   辽河三角洲湿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J].
付在毅 ;
许学工 ;
林辉平 ;
王宪礼 .
生态学报, 2001, (03) :365-373
[9]   基于景观结构的区域生态风险分析 [J].
曾辉 ;
刘国军 .
中国环境科学, 1999, (05) :454-457
[10]   Framework for the integration of health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J].
Suter, GW ;
Vermeire, T ;
Munns, WR ;
Sekizawa, J .
HUMAN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2003, 9 (01) :28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