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I-AP模型的兰州市不透水面与植被盖度时空格局分析

被引:15
作者
潘竟虎 [1 ,2 ]
李晓雪 [1 ]
冯兆东 [2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学院
关键词
V-I-AP模型; 线性光谱混合模型; 植被覆盖度; 不透水面; 兰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本文构建了V-I-AP模型,以兰州市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进行亚像元分解,以获取不透水面比例及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植被覆盖景观的空间格局及其分异进行测度,为利用中等分辨率遥感数据定量评价河谷型城市生态环境提供更精确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景观分类相比,基于亚像元分解的不透水表面与植被覆盖提取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并可以表征地表覆盖的生物物理组分构成特点;1999年—2006年,兰州市中心城区不透水面盖度和面积增加明显,而植被盖度则急剧降低,植被破碎程度减缓,植被分布聚集度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520 / 52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亚像元分解的不透水表面与植被覆盖空间分异测度—以深圳市为例 [J].
谢苗苗 ;
王仰麟 ;
李贵才 .
资源科学, 2009, 31 (02) :257-264
[2]   基于Landsat的城市热特征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J].
谢虹 ;
杨太保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8, 23 (06) :677-681+607
[3]   运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解析城市绿色空间格局:乌鲁木齐市的实证研究 [J].
王占永 ;
徐建华 ;
吕光辉 ;
张治华 ;
胡青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6) :40-50+74
[4]   河谷型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及格局的热环境效应遥感分析——以兰州市为例 [J].
潘竟虎 ;
冯兆东 ;
相得年 ;
张庆国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8, (02) :202-207+111
[5]   基于混合光谱分解的城市不透水面分布估算 [J].
岳文泽 ;
吴次芳 .
遥感学报, 2007, (06) :914-922
[6]   福州城区不透水面的光谱混合分析与识别制图 [J].
周存林 ;
徐涵秋 .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07, (05) :875-881
[7]   城市不透水面及其与城市热岛的关系研究——以泉州市区为例 [J].
林云杉 ;
徐涵秋 ;
周榕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01) :14-19
[8]   利用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提取水体信息的研究 [J].
徐涵秋 .
遥感学报, 2005, (05) :589-595
[9]   线性混合光谱模型在植被高光谱遥感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J].
陶秋香 ;
陶华学 ;
张连蓬 .
勘察科学技术, 2004, (01) :21-24
[10]  
景观生态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邬建国[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