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α-颗粒膜蛋白、白介素-6的比较

被引:7
作者
吕汉文
叶彩丽
付晓梅
王国标
郑晓英
机构
[1] 广东惠州中心医院核医学科!()
[2] 广东惠州中心医院内科
[3] 广东惠州中心医院急诊科
关键词
脑卒中; α-颗粒膜蛋白; 白细胞介素-6; 放免测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 :动态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表面GMP - 140、血浆GMP - 140、白介素 - 6 (IL - 6 )含量的变化 ,进而评价不同方法溶栓及抗凝的效果。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不同性质、不同程度、不同治疗方法缺血性脑卒中病人 80例及对照组 30例。结果 :血小板表面GMP - 140、血浆GPM - 140、IL - 6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且脑血栓形成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均明显高于其它疾病组 ;溶栓及抗凝组血小板表面GMP - 140、GMP - 140、IL - 6含量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动态观察溶栓后上述各物质含量随时间呈下降趋势 ;溶栓、抗凝联合治疗优于单项治疗。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测定上述物质含量可早期评价溶栓及抗凝疗效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4+114 +114-1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6含量的研究 [J].
王秀敏 ;
付春彬 ;
董洪林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1998, (05) :9-11+81
[3]  
血小板表面及血浆内α-颗粒膜蛋白的放射免疫测定[J]. 吴国新,李建勇,李佩霞,阮长耿.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2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