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9
作者
李学慧
孔庆箫
机构
[1] 吉林省四平市脑科医院脑血管病科
关键词
脑卒中; 西酞普兰; 抑郁;
D O I
10.14164/j.cnki.cn11-5581/r.2008.23.125
中图分类号
R749.1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脑卒中患者48例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和阿米替林组,每组24例。西酞普兰组起始量为每天早晨顿服20mg,可根据病情加至40mg/d;阿米替林组起始量为25mg/d,可逐渐加至100~150mg,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8周末进行HAMD评定,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组显效率(79.2%)与阿米替林组(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1,P>0.05)。治疗2周后西酞普兰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阿米替林组(P<0.05),治疗4周和8周后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口干、嗜睡、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1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 [J].
王进良 ;
刘晓伟 ;
杨国平 ;
曹磊明 ;
许文龙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4, (01) :16-17
[2]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并发抑郁症的研究 [J].
王萌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3, (02) :6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