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叶片衰老期间有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樊高琼
杨文钰
任万君
刘帆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小麦; 烯效唑(S-3307); 叶片衰老; 活性氧清除系统; 核糖核酸酶;
D O I
10.13592/j.cnki.ppj.2004.05.007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不同浓度 (0、10、20、40 mgkg-1)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品种川麦30不同叶序 (3叶、7叶、旗叶)叶片衰老期间酶活性影响的结果表明,烯效唑干拌种后,不同叶序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增强,衰老后期仍维持较高水平;而核糖核酸酶(RNase)活性水平及上升速率则受抑,叶片中丙二醛(MDA)积累量减少,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缓慢。
引用
收藏
页码:556 / 56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的增产作用 [J].
杨文钰 ;
于振文 ;
余松烈 ;
樊高琼 ;
韩惠芳 ;
董兆勇 ;
梁雪莲 .
作物学报, 2004, (05) :502-506
[2]   小麦叶片衰老过程中3种保护酶的最适pH和温度变化 [J].
冯睛 ;
徐朗莱 ;
叶茂炳 ;
沈文飚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9, (01) :8-10
[3]   烯效唑(S3307)对大麦产量及延缓衰老的影响 [J].
王仁杯 ;
沈志民 ;
徐绍英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2) :81-85
[4]   烯效唑在小麦上应用的效果及技术研究 [J].
鲍正发,郑寨生,张尚法,陈邦群,方守地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1)
[5]   S-3307和PP333对小麦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J].
廖利民 ;
韩碧文 ;
何钟佩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0, (03) :28-31
[6]   水稻叶片衰老过程中核糖核酸含量和核糖核酸酶活力 [J].
张远海 ;
梅传生 ;
吴光南 .
江苏农业学报, 1987, (02) :10-17
[7]   水稻叶片的衰老与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关系 [J].
林植芳 ;
李双顺 ;
林桂珠 ;
孙谷畴 ;
郭俊彦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4, (06) :605-615
[8]   田间生长小麦衰老期间酶的变化 [J].
T.G.Patterson ;
D.N.Mass ;
W.A.Brun ;
王世敬 .
麦类作物学报, 1983, (03) :29-32
[9]   大豆种子超氧物歧化酶的研究 [J].
王爱国 ;
罗广华 ;
邵从本 ;
吴淑君 ;
郭俊彦 .
植物生理学报, 1983, (01) :77-84
[10]  
植物生理学实验[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朱广廉等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