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南15井微古组合及其地层意义

被引:2
作者
裘松余
机构
[1] 不详
[2] 地矿部吉林石油普查指挥所
[3] 不详
关键词
地层; 细粒; 松南; 岩屑长石砂岩; 青山口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最近,笔者在吉林省怀德县松南15井嫩一段和青山口组获得了丰富的孢粉、轮藻和介形类化石,对它们进行了详细研究。其中,又以孢粉化石尤为丰富,可划分为一个亚组合带和1个组合带,自下而上依序如下: 1.Schizaeoisporites—Tricolpollenites组合带。 2.Proteacidites—Schizaeoisporites亚组合带。 嫩一段为Proteacidites—Schizaeoisporites所代表的地层。Schizaeoisporites-Trico-lporopllenites组合带代表了青山口组沉积。这两个孢粉组合为划分对比地层和识别地震反射波组提供了可靠的生物地层学依据。据此,重新划分了地层并修正了地震反射波组(见表2)。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200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松辽盆地白垩纪被子植物花粉的演化 [J].
高瑞祺 .
古生物学报, 1982, (02) :217-224+281
[2]  
松辽盆地白垩纪介形类化石[M]. 科学出版社 , 大庆油田开发研究院 著, 1976
[3]  
松辽盆地及其邻区白垩纪轮藻类[M].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振等 著, 1985
[4]  
松辽盆地晚白垩世孢粉组合[M]. 科学出版社 , 大庆油田开发研究院 著,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