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27
作者
陈南辉
机构
[1]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关键词
影子银行; 信用中介; 系统性风险; 监管措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2.28 [金融法]; D922.28 [金融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影子银行"泛指游离于传统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影子银行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也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系统性风险。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影子银行的风险及其监管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针对危机中暴露出的监管问题,美国和欧盟相继出台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或相关指令将影子银行纳入其监管框架,并加大监管力度;FSB则强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强化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并提出分类监管措施。借鉴国际经验并立足我国的实际,我国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应当注重实现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之间的有效平衡。
引用
收藏
页码:931 / 9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我国的影子银行及其监管对策 [J].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课题组 ;
覃道爱 .
海南金融, 2012, (03) :58-62
[2]   论影子银行体系国际监管的进展、不足、出路 [J].
周莉萍 .
国际金融研究, 2012, (01) :44-53
[3]   影子银行体系:发展沿革、风险表现及国际监管动态 [J].
王刚 ;
徐浩然 .
华北金融, 2011, (10) :9-12
[4]   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及其监管:基于流动性风险的视角 [J].
陆小康 .
金融纵横, 2011, (09) :28-32
[5]  
美国“影子银行”的风险与监管.[J].秦岭;.金融法苑.2009, 02
[6]  
“影子银行”浮出水面.[N].王信川 ;程辞;.经济日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