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城市2250例男男性接触者HIV/AIDS相关状况调查概况

被引:39
作者
张北川 [1 ]
李秀芳 [1 ]
储全胜 [2 ]
汪宁 [3 ]
汪兆国 [2 ]
周生建 [4 ]
童传良 [5 ]
张敬东 [6 ]
管文辉 [7 ]
崔兆麟 [8 ]
王夏 [9 ]
机构
[1]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性健康中心
[2]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 重庆市渝中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中心
[5]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上海生殖保健指导中心
[6] 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7]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8]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9]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男男性接触者; 艾滋病; 性传播感染;
D O I
10.13419/j.cnki.aids.2008.06.016
中图分类号
R512.9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对男同性爱者/男男性接触者(gay/MSM)的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AIDS)相关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为制定对该人群有效的HIV/AIDS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向抽样("滚雪球")法,对我国9个城市2250名MSM同步开展横断面匿名问卷调查和血清HIV抗体检测,使用SPSS 11.0进行资料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样本平均年龄(29.1±9.2)岁。75.3%非在婚,24.7%在婚。34.8%的非在婚者和74.0%的在婚者近6个月有女性性伴。94.8%近6个月有男性性伴,其平均伴数为(8.0±17.8)人。82.7%近6个月有肛交性伴,其平均性伴数为(6.6±15.6)人。近一年内寻找同性性伴的主要途径为:网站52.0%、酒吧25.5%、浴池21.1%等,49.5%近6个月在gay活动场所寻找陌生男性并性交。最偏好的性行为方式分别为插入对方肛门43.8%,插入对方口腔20.4%。27.7%近一年性交时自己或对方曾出血。72.3%登陆过gay网站及聊天室,58.8%曾通过网站寻找性伴,55.5%与gay网友见面并性交过。18.6%近一年参与过群交。13.2%曾买性,其近一年买性平均人数为(4.7±7.4)人,平均买性次数为(5.7±8.7)次。总样本中,75.1%最近一次肛交用过安全套,6.1%最近一次用套时遇到过安全套破裂或滑脱。24.6%曾检测过HIV。本次调查中HIV抗体确证阳性率为2.2%。22.4%近6个月有过性传播感染(STI)临床症状,11.0%MSM曾被确诊患STI,近一年STI发病率为6.6%。结论MSM人群存在多种HIV/AIDS相关行为,是HIV由高危行为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重要桥梁。应根据该人群的高危行为特点,制定HIV/AIDS防控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541 / 54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重庆市男男性接触人群中HIV-1新近感染者耐药监测 [J].
冯连贵 ;
王慜杰 ;
韩梅 ;
丁贤彬 ;
蒋岩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8, (05)
[2]   416名男男性接触者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及性行为特征 [J].
刘惠 ;
汪宁 ;
张琴 ;
邵英 ;
吴桐 ;
刘意 ;
姜洪波 ;
宋英 ;
张岚 ;
殷文渊 ;
魏宁 ;
李慧 ;
张彪 ;
周薇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7, (03) :230-232+234
[3]   中国男男性接触者和STD/AIDS防治 [J].
刘惠 ;
汪宁 ;
刘康迈 ;
王千秋 ;
郭雅琦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6, (01) :85-88
[4]   男男性接触者的危险性行为:一项通过互联网的调查 [J].
王全意 ;
Michael W Ross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4, (05) :335-337
[5]   男-男性接触者梅毒和HIV感染及性行为调查 [J].
杨振发 ;
房思宁 ;
蔡文德 ;
段立华 .
中国公共卫生, 2003, (11) :16-17
[6]   2001年1109例男男性接触者性病艾滋病高危行为监测与调查 [J].
张北川 ;
李秀芳 ;
史同新 ;
曹宁校 ;
胡铁中 .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2, (03) :44+25+45-46
[7]   男性同性性接触者高危性行为与性病的调查研究 [J].
李秀芳 ;
张北川 ;
胡铁中 ;
刘殿昌 ;
周晓彬 .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1, (03) :26-28
[8]   中国部分城市2004年1389例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高危行为及相关因素调查 [J].
张北川 ;
曾毅 ;
许华 ;
李秀芳 ;
周生建 ;
李辉 ;
廖留妹 ;
张晓梅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 (01)
[9]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Risk, Prevention, and Testing Behaviors — United States, National HIV Behavioral Surveillance System:[J] . Travis Sanchez,Teresa Finlayson,Amy Drake,Stephanie Behel,Melissa Cribbin,Elizabeth DiNenno,Tricia Hall,Stacy Kramer,Amy Lansky.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Surveillan . 2006 (6)
[10]   'China' [J].
Lewis, Anna Sian .
POETRY WALES, 2006, 42 (02)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