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9 条
史前土地利用碳循环模型构建及应用——以伊洛河流域为例
被引:11
作者:

于严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吴海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郭正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碳储量;
人类活动;
仰韶文化;
全新世中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学术界对全新世CO2浓度在8kaB.P.后逐步回升的原因有诸多看法。合理估算全新世人类土地利用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是理解上述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史前土地利用面积的估算和空间分布常因数据缺乏而成为研究的难点。本文基于前人的半定量考古遗址预测模型,建立了一个估算史前土地利用碳循环的模型。它以遗址的环境和古文化参数作为输入数据,实现土地利用面积和空间分布的恢复,进而获得人类土地利用导致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时空变化。利用现代土地利用数据的检验模拟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空间模拟能力。将该模型应用于我国旱作农业起源中心之一的伊洛河流域,揭示出仰韶文化前期(7~6kaB.P.)该流域内约7%的土地被人类开发利用,主要分布于下游河流两岸坡度较缓的低地;该过程导致流域碳储量损失了约15TgC(1Tg=1012g),占流域总碳库的3%。因此,人类活动在史前时期已较明显改变了地表景观,并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40 / 54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巢湖流域新石器至汉代古聚落变更与环境变迁
[J].
吴立
;
王心源
;
周昆叔
;
莫多闻
;
高超
;
刘丽
;
韩伟光
.
地理学报,
2009, 64 (01)
:59-68

吴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家文物局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安徽遥感考古工作站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王心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家文物局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安徽遥感考古工作站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周昆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莫多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高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伟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家文物局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安徽遥感考古工作站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2]
重庆库区旧石器时代至唐宋时期考古遗址时空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J].
郑朝贵
;
朱诚
;
钟宜顺
;
殷鹏莲
;
白九江
;
孙智彬
.
科学通报 ,
2008, (S1)
:93-11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科学与海洋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白九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孙智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3]
浐河灞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人地关系的数学模型研究
[J].
张虎勤
;
刘博
;
赵文明
.
工程数学学报,
2007, (05)
:841-84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文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地理环境因素对伊洛河流域森林景观的影响
[J].
丁圣彦
;
梁国付
.
地理研究,
2007, (05)
:906-914+1071

丁圣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河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双洎河流域环境考古
[J].
张震宇
;
周昆叔
;
杨瑞霞
;
张松林
;
蔡全法
;
鲁鹏
;
郝利民
;
王超
.
第四纪研究,
2007, (03)
:453-460

张震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遥感与GIS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遥感与GIS重点实验室

周昆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河南省遥感与GIS重点实验室

杨瑞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遥感与GIS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遥感与GIS重点实验室

张松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河南省遥感与GIS重点实验室

蔡全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河南省遥感与GIS重点实验室

鲁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遥感与GIS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遥感与GIS重点实验室

郝利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遥感与GIS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遥感与GIS重点实验室

王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遥感与GIS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遥感与GIS重点实验室
[6]
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中农业经济考察
[J].
庞小霞
;
高江涛
.
农业考古,
2006, (04)
:1-13+2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江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7]
山东沭河上游史前文化人地关系研究
[J].
齐乌云
;
梁中合
;
高立兵
;
贾笑冰
;
王树芝
;
王金霞
;
赵志军
.
第四纪研究,
2006, (04)
:580-588

齐乌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中心

梁中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中心

高立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中心

贾笑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中心

王树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中心

王金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