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中国规划的故事——评《为增长而规划:中国城市与区域规划》

被引:1
作者
陈宏胜 [1 ]
李志刚 [2 ]
机构
[1]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2]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关键词
增长; 城市与区域规划;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2.2 [中国区域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1 ;
摘要
吴缚龙教授的新作《为增长而规划:中国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出版是近年中西方规划界的一大盛事。该书从中西对比的视角入手,详述了中国城市规划的独特性,为中外学者提供了认识中国城市规划的全新视角。在这本颇具张力的大作中,吴教授对中国城市规划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系统研究,论述了中国城市规划所特有的"服务于增长"这一核心观点。吴教授总结性地指出,中国城市规划体系的形成建立在自身特殊的历史延续性之上,特别是建立在以城市"增长机器"为载体的特殊政治和制度基础之上,中国规划是学习型的规划、包容性的规划、也是具有适应性的规划,其本质是"服务于增长的规划"。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8+124 +1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天、地、人”的权衡与平衡——论中国古代“三元”并进的城市规划思想附视频 [J].
陈宏胜 ;
王兴平 ;
李百浩 .
中国名城, 2015, (03) :8-14
[2]   “跨国商贸主义”下的城市新社会空间生产——对广州非裔经济区的实证 [J].
李志刚 ;
杜枫 .
城市规划, 2012, 36 (08) :25-31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封闭社区国内外研究述评 [J].
刘晔 ;
李志刚 .
人文地理, 2010, 25 (03) :10-15
[4]   改革开放30年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回顾与展望 [J].
许学强 ;
李郇 .
经济地理, 2009, 29 (01) :13-18
[5]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 [J].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7, (07) :36-50
[6]   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 [J].
崔功豪 ;
马润潮 .
地理学报, 1999, (02) :12-21
[7]   Cities beyond Compare? [J].
Peck, Jamie .
REGIONAL STUDIES, 2015, 49 (01) :160-182
[8]  
Provincializing Global Urbanism: A Manifesto[J] . Eric Sheppard,Helga Leitner,Anant Maringanti.Urban Geography . 2013 (7)
[9]  
The Urban Question under Planetary Urbanization[J] . Andy Merrifield.Int J Urban Reg Res . 2012 (3)
[10]  
Urban Informality: Toward an Epistemology of Planning[J] . Ananya Ro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 20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