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和地栽牡丹光合特性的比较

被引:32
作者
翟敏
李永华
杨秋生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关键词
牡丹; 光合特性;
D O I
10.16420/j.issn.0513-353x.2008.02.027
中图分类号
S685.11 [牡丹];
学科分类号
090706 ;
摘要
以盆栽和地栽‘洛阳红’牡丹为试材,对二者不同栽培条件下净光合速率(Pn)季节变化及春季大风铃期(花前)和叶片放大期(花后)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对牡丹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放大期,盆栽牡丹的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分别约为923和109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AQY)为0·0173;地栽牡丹的LSP和LCP分别约为1089和45μmol·m-2·s-1,AQY为0·0206。两个时期的Pn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峰值在10:00左右,且盆栽牡丹比地栽牡丹分别降低了32·8%和39·3%。盆栽牡丹和地栽牡丹Pn在春季4月分别达到最大值,7·16和10·02μmol·m-2·s-1,9月降至最低值。叶绿素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大风铃期盆栽牡丹比地栽牡丹降低了15·6%,叶片放大期则降低了20·4%。盆栽牡丹较低的光合速率可能是其生长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51 / 2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夏季遮荫改善大田牡丹叶片光合功能的研究 [J].
郑国生 ;
何秀丽 .
林业科学, 2006, (04) :27-32
[2]   土壤含水量对牡丹光合特性的影响 [J].
侯小改 ;
段春燕 ;
刘改秀 ;
尹伟伦 ;
王华芳 .
华北农学报, 2006, (02) :91-94
[3]   美丽异木棉光合特性的研究 [J].
吴吉林 ;
李永华 ;
叶庆生 .
园艺学报, 2005, (06) :1061-1064
[4]   遮荫及蔗糖喷施对牡丹花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J].
杨秋生 ;
朱丽娟 ;
路玲 ;
卢欣周 ;
不详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5, (03) :249-253
[5]   水分胁迫对牛心朴子光合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 [J].
李树华 ;
许兴 ;
何军 ;
米海莉 ;
王具宏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1) :100-104
[6]   不同生长阶段遮荫对番茄光合作用、干物质分配与叶N、P、K的影响 [J].
刘贤赵 ;
康绍忠 .
生态学报, 2002, (12) :2264-2271
[7]   钙对保护地栽培牡丹光合特性的影响 [J].
陈向明 ;
郑国生 ;
张圣旺 .
园艺学报, 2001, (06) :572-574
[8]   强光胁迫下SOD对姜叶片光抑制破坏的防御作用 [J].
艾希珍 ;
张振贤 ;
王绍辉 ;
崔志峰 .
园艺学报, 2000, (03) :198-201
[9]   低温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J].
何洁 ;
刘鸿先 ;
王以柔 ;
郭俊彦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6, (02) :1-6
[10]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nd Photosynthesis: The Basics[J] . G H Krause,E Weis.Annual Review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