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的综合分析

被引:32
作者
王建生
机构
[1] 武汉中心气象台
关键词
湿度锋锋生; 低涡; 切变线; 物理量场; 综合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T213产品中的物理量资料和天气图、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资料,对2007年7月1日江汉平原和鄂东的大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及其动力、热力、水汽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乌山低槽分裂出的冷空气东移,在华北东北部形成气旋波,其后部冷空气南下与副热带高压北上携带的暖湿气流相对峙所形成的湿度锋锋生和低层低涡、切变线是造成本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有利强降水的各物理量场配合是降水云团迅速发展加强的有利条件。有能量锋区配合的!se高能区和K指数≥39℃的区域是有利大暴雨产生的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154 / 15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高等天气学.[M].丁一汇编著;.气象出版社.2005,
  • [2] 长江流域梅雨锋暴雨灾害研究.[M].陶诗言;张小玲;张顺利著;.气象出版社.2004,
  • [3] “07.5”湖北大暴雨的中尺度系统及降水成因分析
    李世刚
    梁涛
    彭盼盼
    汪高明
    胡昌琼
    [J]. 暴雨灾害, 2007, (03) : 230 - 235
  • [4] 台风降水云区中单站强降水诊断分析和预报
    施望芝
    毛以伟
    王建生
    谌伟
    王小玲
    [J]. 气象科学, 2006, (06) : 6668 - 6675
  • [5] 一次冷锋大暴雨过程的多普勒雷达观测分析
    张家国
    吴翠红
    王珏
    万玉发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2) : 224 - 231
  • [6] “98.7”武汉特大暴雨的能量锋锋生分析
    彭春华
    王丽
    李银娥
    徐双柱
    吴翠红
    [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1) : 128 - 133
  • [7] 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的研究
    陶诗言
    丁一汇
    周晓平
    [J]. 大气科学, 1979, (03) : 227 -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