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连通性理论在城市土地适宜性评价与优化方法中的应用

被引:48
作者
焦胜
李振民
高青
周恺
魏春雨
何韶瑶
机构
[1]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景观连通性; 土地适宜性评价; 水文分析; 潜在雨水生态廊道; 长沙望城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3.2 [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传统的土地适宜性分析方法忽略景观水平生态过程的问题,本文将景观连通性理论应用于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的不同阶段,以达到优化城市生态系统的目标。首先选择影响生物水平流动的主要要素作为评价因子,应用于长沙市望城区滨江片区,确定案例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建构城市土地景观过程阻力评价体系。通过水文连通性分析方法及分布式水文模型确定案例区的潜在雨水生态廊道,将之与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加权叠加,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案例城市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景观连通性方法适用于传统城市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的改进以及评价结果的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720 / 73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深圳市道路网络结构特征的成因及其景观格局效应
    王丽
    曾辉
    [J]. 地理研究, 2012, 31 (05) : 853 - 862
  • [2] 美国可持续水规划采用的水资源管理技术
    R.E.弗里亚斯
    李红梅
    孔祥林
    [J]. 水利水电快报, 2011, 32 (09) : 1 - 4
  • [3]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水管理模型研究及进展
    王建龙
    车伍
    易红星
    [J]. 中国给水排水, 2010, 26 (18) : 50 - 54
  • [4]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在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以厦门为例
    刘孝富
    舒俭民
    张林波
    [J]. 生态学报, 2010, 30 (02) : 421 - 428
  • [5] 流域水生态功能区划及其关键问题
    黄艺
    蔡佳亮
    吕明姬
    王东伟
    苏玉
    [J].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5) : 1995 - 2000
  • [6] 地貌在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分区中影响研究——以浏阳河流域为例
    李忠武
    阳小聪
    李裕元
    曾光明
    张棋
    方勇
    彭亿
    梁红玲
    [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10) : 65 - 69
  • [7] GIS与RS技术支持下的北京西北地区景观格局优化
    岳德鹏
    王计平
    刘永兵
    李海龙
    谢怀慈
    王冬梅
    [J]. 地理学报, 2007, (11) : 1223 - 1231
  • [8] 基于最小累计阻力模型的景观通达性分析附视频
    王瑶
    宫辉力
    李小娟
    [J]. 地理空间信息, 2007, (04) : 45 - 47
  • [9] 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史同广
    郑国强
    王智勇
    王林林
    [J].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2) : 106 - 115
  • [10] 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在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董家华
    包存宽
    黄鹤
    舒廷飞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6) : 698 - 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