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氮同位素技术的应用:土壤有机氮作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源的条件分析
被引:30
作者:
张翠云
郭秀红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土壤有机氮;
氮同位素技术;
硝酸盐污染;
地下水;
石家庄市;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5.05.012
中图分类号:
X523 [地下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土壤排水良好、氧化的地下水环境中,地下水的氮同位素组成反映了源的特征。当地下水硝酸盐的δ15N值在+4‰~+9‰范围内时,这个值域指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源是土壤有机氮或化肥与粪便的混合。通过分析对比前人研究资料,地下水中硝酸盐是否来自土壤有机氮的转化,其前提条件是研究区土壤有机氮是否丰富,特别是包气带中是否积累了大量有机氮转化的NO3-,并以石家庄市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为例,说明了这种条件分析在氮同位素技术应用时的重要性。通过包气带岩性、有机质和NO3-含量分析、施肥区与未施肥区灌水试验对比,土壤有机氮不是石家庄市地下水NO3-的一个主要污染源。当地下水硝酸盐低浓度时(1991),85.7%的样品NO3-的δ15N值在+6.1‰~+8.4‰范围内,指示污染源主要为化肥与粪便的混合,而当现今的高浓度时,样品硝酸盐的δ15N均值(+9.9‰±4.4‰)大于+8‰和超过半数(65%)样品的δ15N值大于+8‰,指示污染源主要是粪便或含粪便的污水。
引用
收藏
页码:533 / 540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