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第三系陆相沉积中的甲藻甾烷:海侵指相的标志物?

被引:28
作者
侯读杰
王铁冠
张一伟
张林晔
张传林
机构
[1] 石油大学,石油大学,石油大学,胜利石油管理局,江苏石油管理局北京,北京,北京,山东东营,江都
关键词
海侵; 分子化石; 甲藻甾烷; 24-正丙基胆甾烷;
D O I
10.16509/j.georeview.1997.05.013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我国东部苏北盆地洪泽凹陷和临清坳陷德州凹陷第三系陆相沉积泥岩中生物标志物分析,检测到了丰富的甲藻甾烷异构体和24-正丙基胆甾烷。结合它们的分布特征与产出的地层微体古生物资料,笔者推断它们可能是海侵作用的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524 / 5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柴达木盆地盐湖有孔虫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孙镇城 ;
曾学鲁 ;
陈克造 ;
王蓓 ;
李瑜 .
石油学报, 1992, (02) :252-257+271
[2]  
The biomarker guide interpreting molecular fossils in petroleum and ancient sediment .2 Peters K E,Moldowan J M. New Jersy: Prentice-Hall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