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密度春玉米叶面积系数动态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50
作者
孙锐 [1 ]
彭畅 [2 ]
丛艳霞 [3 ]
董志强 [3 ]
王志敏 [1 ]
赵明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
[3]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春玉米; 密度; 叶面积系数; 产量构成;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08.04.013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研究了两个品种吉单209(JD209)、郑单958(ZD958)不同密度群体各生育期LAI动态变化特征,并分析了主要动态特征参数与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关系,探讨春玉米高密度高产群体叶面积系数(Leafarea index,LAI)动态变化特征对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各密度群体LAI动态变化呈单峰曲线趋势,随密度增加峰值增大,相同密度下ZD958群体LAI大于JD209,表现较强的耐密性。两个品种高产的适宜密度范围是6万~9万株/hm2,群体的最大LAI在5~7;各生育期的群体LAI与密度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其中抽雄吐丝期LAI对密度的增长率最大,分别为0.583和0.679;灌浆期群体LAI对产量的影响最大,表明此时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大喇叭口期LAI对穗数、穗粒数影响最大。密度是通过调控群体的LAI和穗数来影响产量构成和最终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密度对夏玉米品种光合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J].
吕丽华 ;
王璞 ;
易镇邪 ;
魏凤桐 ;
刘明 .
玉米科学, 2007, (02) :79-81
[2]   玉米应合理增加种植密度 [J].
李国兴 ;
张沛明 ;
王世芳 .
吉林农业, 2005, (04) :15-15
[3]   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简介 [J].
刘志全 ;
路立平 ;
沈海波 ;
高明 ;
王志刚 .
玉米科学, 2004, (04) :110-113
[4]   2002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简况 [J].
孙世贤 .
玉米科学, 2003, (03) :102-102
[5]   玉米密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关系的研究 [J].
杨世民 ;
廖尔华 ;
袁继超 ;
陶永清 ;
李代玺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4) :322-324
[6]   四川盆地杂交玉米单作密肥措施研究 [J].
李钟 ;
郑祖平 ;
张国清 ;
何川 .
杂粮作物, 2000, (02) :23-27
[7]   玉米库源关系的研究 [J].
陈国平 ;
郭景伦 ;
王忠孝 ;
陆卫平 ;
饶春富 ;
朱世明 .
玉米科学, 1998, (04) :37-39+57
[8]   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产量源库关系的研究 [J].
陆卫平 ;
陈国平 ;
郭景伦 ;
王忠孝 ;
饶春富 .
作物学报, 1997, (06) :727-733
[9]   不同栽培条件对不同生态类型玉米产量的影响 [J].
丁希武 ;
姚运生 ;
刘新军 ;
王秉昆 ;
戴俊英 ;
郑长艳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1997, (02) :6-12
[10]   作物生产是一个种群过程 [J].
赵松岭 ;
李凤民 ;
张大勇 ;
段舜山 .
生态学报, 1997, (01) :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