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STER-GDEM的贵州及其邻区地貌面提取及研究

被引:6
作者
闫鹏 [1 ]
杨农 [1 ]
叶宝莹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ASTER-GDEM; ArcGIS; 坡度; 地貌面; 贵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 [地貌学(地形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多级地貌面是贵州及其邻区重要的地貌特征,深入研究其特征有助于了解该地区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历史。为了研究该区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历史,基于ArcGIS及ERDAS软件平台,利用ASTER-GDEM数据对该区坡度等地貌参数进行了提取。通过统计,进一步提取出了区内的地貌面,首次提取出了该区层状地貌的准确数值特征,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得到验证,从而为层状地貌的定量化、直观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分布有4级地貌面,反映出新生代以来,该区经过了复杂的构造抬升,经历了3次以上的抬升-停滞活动周期,各次抬升的幅度为300~500 m左右,并且现在仍处于抬升期。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基于GIS的滑坡地质灾害地貌因素分析 [J].
郭芳芳 ;
杨农 ;
张岳桥 ;
孟晖 ;
叶宝莹 .
地质力学学报, 2008, (01) :87-96
[2]   滇西北三江地区新构造运动特征 [J].
杨宝嘉 ;
吕伟 .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214-218
[3]   青藏高原典型地区的地貌量化分析——兼对高原“夷平面”的讨论 [J].
刘静 ;
丁林 ;
曾令森 ;
Paul TAPPONNIER ;
Yves GAUDEMER .
地学前缘, 2006, (05) :285-299
[4]   基于DEM的岷山构造带构造地貌初步研究 [J].
张会平 ;
杨农 ;
张岳桥 ;
孟晖 .
国土资源遥感, 2004, (04) :54-58
[5]   贵州的多级剥夷面附视频 [J].
秦守荣 ;
张慧 ;
王天华 .
贵州地质, 2002, (02) :86-92
[6]   贵州高原喀斯特区地文期辨析 [J].
李兴中 .
贵州地质, 2001, (03) :182-186
[7]   贵州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积及其特征分析 [J].
林俊清 .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01, (04) :43-46
[8]   黄土丘陵沟壑区1∶1万及1∶5万比例尺DEM地形信息容量对比 [J].
汤国安 ;
陈楠 ;
刘咏梅 ;
张友顺 ;
陈正江 .
水土保持通报, 2001, (02) :34-36
[9]   不同比例尺DEM提取地面坡度的精度研究——以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试验为例 [J].
汤国安 ;
杨勤科 ;
张勇 ;
刘咏梅 ;
刘新华 .
水土保持通报, 2001, (01) :53-56
[10]   夷平面、古岩溶与青藏高原隆升 [J].
崔之久 ;
高全洲 ;
刘耕年 ;
潘保田 ;
陈怀录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37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