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物水平输送场特征分析

被引:72
作者
王艳 [1 ]
柴发合 [1 ]
刘厚凤 [2 ]
王永红 [1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与区域大气环境研究基地
[2]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MM5; HYSPLIT-4模式; 污染物输送; 后向轨迹;
D O I
10.13198/j.res.2008.01.28.wangy.006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城市群环境污染规律.利用区域中尺度大气数值预报模式MM5模拟2004年1,4,7和10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象场.结果表明:冬季,长江三角洲地区近地面及500 m高度层主要为西北风控制,输送气流主要来自西部内陆地区;春季,盛行东南风和偏东风,存在明显的东南向西北方向的输送气流;夏季,则以偏南输送气流为主,杭州湾地区海面向内陆方向以及太湖湖面风速较大,输送扩散能力较强;秋季则转为东北风,近地面杭州湾以北盛行北风,以南主要受海面东北风的影响.结合HYSPLIT-4三维轨迹模式计算分析该地区典型污染过程时污染物的输送气流轨迹,证实了污染过程伴随500 m高度处东北主频气流的"外源"输入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大尺度大气环流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 [J].
吴志伟 ;
李建平 ;
何金海 ;
江志红 .
科学通报, 2006, (14) :1717-1724
[2]  
城市群落大气污染源影响的空间结构及尺度特征[J]. 徐祥德,周秀骥,施晓晖.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S1)
[3]   北京地区SO2污染的长期模拟及不同类型排放源影响的计算与评估 [J].
颜鹏 ;
黄健 ;
R.Draxler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05, (S1) :167-176
[4]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发展对局地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J].
陈燕 ;
蒋维楣 ;
郭文利 ;
苗世光 ;
陈鲜艳 ;
季崇萍 ;
王晓云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5) :700-710
[5]   中国华北区域城市间污染物输送研究 [J].
张志刚 ;
高庆先 ;
韩雪琴 ;
郑晓军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01) :14-20
[6]   当前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的几个特征 [J].
任阵海 ;
万本太 ;
苏福庆 ;
高庆先 ;
张志刚 ;
洪钟祥 ;
胡非 ;
程水源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01) :1-6
[7]   一次对流层异常臭氧次峰的观测研究及其动力输送过程的分析 [J].
郑向东 ;
周秀骥 ;
秦瑜 ;
汤洁 ;
李维亮 .
气象学报, 2003, (03) :257-266
[8]  
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中的大气环境保护[J]. 陆骏.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Z1)
[9]   利用HYSPLIT4模式分析珠海地面SO2浓度的变化规律 [J].
黄健 ;
颜鹏 ;
ROLAND R Draxler .
热带气象学报, 2002, (04) :407-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