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长江中下游地区7500—5000aB.P.气候变化序列的初步研究
被引:16
作者
:
唐领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唐领余
沈才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沈才明
韩辉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韩辉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于革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肖家仪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3]
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系
[4]
南京农业大学土化系
[5]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
来源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1991年
/ 04期
关键词
:
孢粉谱;
植被类型;
古气候;
权重分配法;
D O I
:
10.16562/j.cnki.0256-1492.1991.04.010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孢粉分析方法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古植被类型,而各植被类型只能在一定的气候指标范围内生长。本文根据这一基本原理,利用现代植被生长的基本气候指标和有关气象资料,对长江中下游地区7500—5000aB.P.的孢粉资料进行处理、转化,从而得出这一阶段每500年一个时间段的气候变化序列。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在7500—5000aB.P.时间内,年平均温度偏暖于今日-0.1—1.5℃,最高温出现在6500—6000aB.P.,气温高于现在1.5℃。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5
页数:13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