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政治的变奏——战争、革命与1910年代的“思想战”

被引:76
作者
汪晖
机构
[1]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五四文化转向; 东西文明; 共和危机; 政治主义; 国家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57 [辛亥革命(1901~1911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晚清以降的各个变革阶段之间并不能用线性的现代化史观简单地加以解释。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共和危机的影响,"五四"文化运动出现了明显的转向。如何评价共和的制度与价值,如何看待19世纪末期以降被视为楷模的西方模式,以及由此引发的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等问题,构成了"五四文化转向"的基本问题。"五四"文化运动的根本特征,是文化与政治之间的相互转化、渗透和变奏。政治与历史之间的断裂——新的政治不是历史的自然延伸,产生于一种新的意识、思想、文化和历史理解。在这种断裂中,"文化"承担着双重任务,即一方面在社会的基础上创造和培育新的政治主体,另一方面通过内在于国家与政党的运动促成政治的生成、造化和改易。一种通过文化与政治的区分而介入、激发政治的方式构成了20世纪中国的独特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41+207 +207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 [J].
彭明 .
中共党史研究, 1999, (03) :16-22
[2]  
康有为全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康有为, 2007
[3]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 新华出版社 , (美)塞缪尔·亨廷顿(SamuelP.Huntington)著, 2002
[4]  
谈政治. 陈独秀. 新青年 . 1920
[5]  
帝制运动始末记. 高劳. 商务印书馆 . 1923
[6]  
欧洲大战中之日本. 胡学愚译述. 东方杂志 . 1917
[7]  
国家主义之考虑. 伧父. 东方杂志 . 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