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杜鹃花属的叶表皮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41
作者
王玉国 [1 ]
李光照 [2 ]
张文驹 [1 ]
尤佳 [1 ]
陈家宽 [1 ]
机构
[1]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教育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2]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杜鹃花属; 微形态特征; 叶表皮; 系统学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4 [植物形态学]; Q941 [植物演化与植物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国产杜鹃花属Rhododendron6个亚属48种4变种植物的叶表皮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叶表皮的鳞片、腺体、表皮毛的有无和气孔器的类型具有一定的系统学意义。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叶表皮细胞形状为多边形、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为较平直、浅波状和波状,气孔器普遍存在于下表皮,上表皮未见气孔器分布,其类型均为无规则形。杜鹃亚属subgen.Rhododendron叶表皮具有鳞片,在扫描电镜下可见气孔器散生于指状突起之间,有别于无鳞类杜鹃花。常绿杜鹃亚属subgen.Hymenanthes和映山红亚属subgen.Tsutsusi有多种不同叶表皮类型;除了凯里杜鹃R.westlandii和弯蒴杜鹃R.henryi形态较特殊之外,马银花亚属subgen.Azaleastrum的马银花组sect.Azaleastrum和长蕊杜鹃组sect.Choniastrum微形态区别不明显。羊踯躅亚属subgen.Pentanthera的羊踯躅R.molle叶表皮有表皮毛,无腺体,气孔器密生,外拱盖形状不对称,外围有多层波形条纹突起可与其他亚属区分;而叶状苞亚属subgen.Therorhodion的叶状苞杜鹃R.redowskianum保卫细胞有明显的T型加厚,与其他亚属种类明显不同,与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得到的“叶状苞亚属是杜鹃花属的基部类群”的结果吻合。本研究还依据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讨论了一些近缘种类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 / 20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Sectional relationships in the genus Rhododendron (Ericaceae): evidence from matK and trnK intron sequences[J] . Y. Kurashige,J.-I. Etoh,T. Handa,K. Takayanagi,T. Yukawa.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 2001 (1-2)
  • [2] A new infrageneric classification and phylogenetic trends in the genus Rhododendron ( Ericaceae )[J] . Wolfgang Spethmann.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 198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