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反思与改革

被引:9
作者
郑振儒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镇养老保险; 部分积累制; 现收现付制; 基金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42.6 [各种类型保险];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020204 ;
摘要
1995年以来,我国以世界银行倡导的“三支柱”模式为基本理念,建立起了一个部分积累制的城镇养老保险体系。然而,该体系在实际运行中却陷入了严重的困境。笔者认为,在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中,政策设计者不应无主见地人云亦云或照搬国外的经验,而应更多地对公共养老保险体系的存在意义是什么、中国的现实国情适合什么样的制度安排,以及设计方案能否得到顺利实施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为此,降低企业和职工的负担,建立一个较低水平的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体系,取消提前退休领取养老金的权利以及重新制定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的标准,鼓励企业年金的发展以及个人为养老储蓄,是更为务实的改革。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J].
刘启栋 ;
肖平 .
社会福利, 2003, (05) :6-10
[2]  
Social security pension reform in China. Feldstein,Martin. China Economic Review . 1999
[3]  
Averting the Old-age Crisis——Policies toProtect the Old and Promote Growth. World Bank. . 1997
[4]  
Reforming pensions:Myths,Truths,andPolicy Choices. Barr,Nicholas. . 2000
[5]  
National Debt in a Neoclassical GrowthModel. Diamond,P.A. The American Economist . 1965
[6]  
Implicit Pension Debt,Transition Cost,Options and Impact ofChina’s Pension Reform——A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Analysis. Wang,Yan,Xu,Dianqing,Wang Zhi and Zhai Fan. . 2000
[7]  
Social Security,Induced Retirement,andAggregate Capital Accumulation. Feldstein,M.S. Journal of Politics . 1974
[8]   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 [J].
袁志刚 ;
宋铮 .
经济研究, 2000, (11) :24-32+79
[9]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体制改革中的激励机制问题 [J].
赵耀辉 ;
徐建国 .
经济学(季刊), 2001, (01) :193-206
[10]   “空账”与转轨成本——中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效应分析 [J].
孙祁祥 .
经济研究, 2001, (05) :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