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降雨条件下裸坡、植被坡的产流产沙过程分析

被引:4
作者
李德利
王瑄
邱野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关键词
天然降雨; 产沙; 产流; 水土保持效应;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1.35.175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目的]分析天然降雨条件下,裸坡、植被坡的产沙产流特征。[方法]以10°、15°裸坡和植被坡为试验对象,分析了裸坡、植被坡在天然降雨条件下的产沙产流特征,以及裸坡与植被坡的降雨量与产沙量关系。[结果]裸坡与植被坡的产沙量、产流量都与降雨量、坡度、坡面植被有关。各坡面累积产沙量、产流量的大小关系均为15°裸坡>10°裸坡>15°植被坡>10°植被坡。天然降雨情况下,各坡面产沙量与降雨量均呈幂函数关系。[结论]在相同坡度条件下,植被坡的产沙量、产流量都比裸坡要小,说明其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21971 / 2197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植被在坡面的不同位置对降雨产沙量影响 [J].
游珍 ;
李占斌 ;
蒋庆丰 .
水土保持通报, 2006, (06) :28-31
[2]   黄土高原小流域景观格局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以黄家二岔流域为例 [J].
游珍 ;
李占斌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5, (04) :447-453
[3]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土壤侵蚀学中的应用与实例分析 [J].
游珍 ;
李占斌 ;
袁琼 .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03) :141-144
[4]   基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水土流失动态评估 [J].
倪晋仁 ;
李英奎 .
地理学报, 2001, (05) :610-620
[5]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延安市羊圈沟流域为例 [J].
傅伯杰 ;
陈利顶 ;
马克明 .
地理学报, 1999, (03) :51-56
[6]   地表坡度与薄层水流侵蚀关系的研究 [J].
吴普特 ;
周佩华 .
水土保持通报, 1993, (03) :1-5
[7]   不同坡度对土壤冲刷量影响试验 [J].
陈法扬 .
中国水土保持, 1985, (02) :20-21
[8]   雨滴的观测和计算方法 [J].
窦葆璋 ;
周佩华 .
水土保持通报, 1982, (01) :44-47
[9]  
坡面植被格局对水土流失影响的实验研究[D]. 沈中原.西安理工大学. 2006
[10]  
Path- and Area-Integrated Rainfall Measurement by Microwave Attenuation in the 1–3 cm Band[J] .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 (1962-1982) . 197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