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大鼠视上核后电针“足三里”对蓝斑灌流液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1
作者
黄爱军
由振东
宋朝佑
王成海
路长林
林葆城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上海
关键词
大鼠; 电针; 视上核; 蓝斑; 去甲肾上腺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42 [神经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6 ;
摘要
运用行为测痛结合蓝斑(LC)灌流液去甲肾上腺素(NE)的高压液相(HPLC)测定;观察 大鼠痛阈(PT)与LC灌流液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变化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l)视上核 (SON)内注射 10μmL-谷氨酸(L-glutamicacid, L-Glu)后 30分钟,大鼠PT较注射前增加133. 2± 21.4%,此时LC 灌流液中NE含量从注射前的437.3±20.4ng/ml降到229.2±11.9ng/ml,注射 后60分钟PT仍比注射前高83.9±14.7%,而灌流液中NE的含量为328.6±28.0ng/ml,与人工 脑脊液(ACSF)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明显的差别(P<0.05~0.001)。(2) SON注射L-Glu后,电 针足三里30分钟(L-GIU+EA组)增加到注射前的188.2±23.9%,同ACSF电针组(ACSF+ EA)的 94.9±7.1%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此时LC灌流液中NE的含量虽较注射前都明显 降低、分别为137.6±7.5ng/ml和 151,1±11.5ng/ml,但两者相比无明显差异。停针后30分钟L- Glu+EA组的PT仍比注射前高133.8±27.9%,明显高于
引用
收藏
页码:275 / 2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刺激视上核对大鼠痛阈及电针镇痛的影响 [J].
由振东 ;
宋朝佑 ;
林葆城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3, (06) :521-526
[2]   中枢催产素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 [J].
宋朝佑 ;
刘文彦 ;
杨俊 ;
林葆城 ;
朱鹤年 .
生理学报, 1990, (02) :169-174
[3]   脊髓内催产素参与电针镇痛 [J].
刘文彦 ;
宋朝佑 ;
杨俊 ;
王成海 ;
林葆城 .
针刺研究, 1990, (01) :24-29
[4]   脑部刺激、镇痛药和电针穴位对刺激猫被盖外侧部引起的怒叫反应的影响 [J].
朱鹤年 ;
林葆城 ;
祝元祥 ;
宋朝佑 ;
吴崇仁 .
动物学报, 1986, (01) :15-20
[5]   损毁大白鼠下丘脑视上核区域和乳头复合体对电针“足三里”镇痛效应的影响 [J].
林葆城 ;
刘真 ;
吴学仁 ;
唐家安 ;
刘玲爱 ;
朱鹤年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79, (17) :813-816